<2.原圖>
說明: 這是一幅屬於「新造形主義」﹝Neo-Plasticism﹞的創作,蒙德里安在白色的畫布上, 用水平和垂直的黑線條去分割,沒有用對角斜線,然後在那些分割畫面中塗上色彩的原色,像是紅色、黃色和藍色。「新造形主義」的觀念正好與當時的未來主義﹝Futurism﹞相反,它不是去把握生活的速度和動盪不安,而是去描寫秩序,這種繪畫看起來呆板,其實那些大小不一的方格、不同顏色及長短不同的線條所產生的和諧及韻律,是極具音樂性的。
作者: 彼埃·蒙德里安(Piet Cornelies Mondrian)1972~1944
荷蘭畫家,風格派運動幕後藝術家和非具象繪畫的創始者之一,對
對後代的建築、設計等影響很大。以幾何圖形為繪畫的基本元素。
其創作作品年代大約可分為三個時期,1911前期,一次大戰期間,1940以後
心得: 第一次使用processing這個程式來做圖,感覺很新奇,
本來是想用畢卡索的畫,不過太複了所以宣告放棄,
其實寫起來還好,不過要邊看邊找座標位置顏色也還要一樣,
看得頭昏眼花尤其計算時候
畢竟要用程式寫感到很麻煩,不過我想假如能夠充分了解程式碼,
不管是哪種圖形都可以畫出來吧!!
老師給的pdf幫助真的蠻大的對於一些程式該如何宣告等等,不過對於第一次使用
的我來說感覺不是很好上手說,不過到是一個不錯的體驗,希望未來更能充分了解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